2021年7月9日至7月11日,7003全讯入口登录师生赴陕西省华阴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史扬数风,百年践初心”主题思想政治实践课程,对当地乡村振兴及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次思政实践由学院实验室主任张树义带队,2018级本科生、学生党员程恒轩担任助教,共有18名同学参与实践活动。
实践团师生合影
陕西省华阴市作为全国第三批城镇改革发展试点市、西北地区首家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做大做强华阴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华阴实施了绿化亮化提升工程,旅游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健全,其“大华山,大旅游,大发展”的理念对城市发展、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7月9日下午,实践团师生前往地处陕西省华阴市城东的西岳庙。西岳庙是古代皇帝祭祀西岳华山的场所,素有“陕西小故宫”之称。其古建筑群保存完好: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角楼和大门彰显着皇家风采,九百多年古树蕴含着时间的丰厚沉淀。实践团于御道行进,见过了雕刻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的双面牌楼;摸过了托举着记载有“规模宏壮 体制尊崇 近岁风雨调匀”的乾隆皇帝功德碑的赑屃;登顶了庙宇最高的万寿阁,于松柏掩映间观览形如金元宝的华山主峰。同学们登高凭栏间,藉眼中所见引发心中所思:碧瓦朱檐,体现出“做大做强旅游项目”振兴乡村的可行性;古木青葱,彰显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与此同时,同学们还发现,重城式的多元空间在远方高楼大厦的环绕下分外显眼,如何让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得益彰,也是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实践团师生在西岳庙合影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门口入目即是由书法家于右任题写的对联:“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遒劲的字体,体现着中华民族风霜雪雨的征途上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民族精神。关帝庙的建立,不止是为了纪念关公,更是为了纪念对联里说的、关公象征着的那些用汗水和鲜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的中华儿女们。进入大门,先是一座牌坊,外侧刻有竹林七贤与福禄寿星,内侧则是鲤鱼跃龙门,正中刻着凤头龙尾的“福”字及桃子、石榴等物。这些符号无不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而这无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需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随后,师生观看了关羽生平展、关公文化展两场文化展览,于生动的典故图像纪实中共同回顾关公生平。在场的同学都深深被关羽的忠义精神所感染,它已然深深印刻在民族脊梁上,而这也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守卫家园、安居乐业、繁荣昌盛的精神力量。
实践团师生在关帝庙聆听讲解
当日下午五点,实践团来到了司家村,考察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司家村的最大特色是集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一身的秋千文化——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当今存世不多的汉族文化瑰宝。2009年,华阴司家秋千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司家村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秋千文化之乡”称号。秋千文化第七代传承人、78岁的司老先生带领实践团师生深入了解了秋千文化。他自豪地介绍道,近年来,秋千节连年在司家村举办,除了形态各异、玩法新颖的秋千的魅力,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寨墙也极具吸引力,让司家村在每年清明期间吸引上万游客慕名前来,2020年,司家村还入选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他也提到,“乡村空巢化”的现象也时刻警醒着大家,秋千文化需要更多年轻人去了解、传承。
随后,实践团与当地村民同行对整个村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从村容村貌的变化直观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的成效,看到了乡村振兴的进行,也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基层落地,又是如何真切地体现出其优越性。
晚上,实践团开展读书会,就第一天的行程进行交流讨论。同学们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并结合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张树义讲述了自己与一位老红军交谈的故事,并结合张益唐成为数学大师的历程,阐述了精神对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说明了共产主义是如何对共产党人服务社会大众提供精神支柱。
7月10日一早,实践团对华山进行了调研。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于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实践团一行据索道上山,登上北峰,于云雾缭绕之迹阅览华阴全貌,开阔的景色引人入胜。与风景同样震撼人心的,还有北峰上的英雄事迹:华阴解放前夕,国民党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残部百余人逃上华山,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阴群众的帮助下,打破“华山自古一条路”的传说,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解放军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抗争到底的精神也给实践团师生注入了巨大精神动力。
智取华山路八勇士雕塑
智取华山路风貌
实践团师生勇攀险峰
下午,实践团来到岳庙中学,与当地的老师同学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实践团成员与中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学习技巧,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给出详尽回答。随后,还进入各个班级,与中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或是分享了学习经验,或是讲述了在大学的生活经历,或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与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交流过程中,实践团师生也对岳庙中学的校园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它既包含着“西岳峥嵘书山奋斧伐玉桂,东流浩荡学海飞舟探骊珠”的志向,又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
实践团同学进入岳庙中学课堂
实践团师生在岳庙中学合影
晚上,实践团师生学习观看了华阴老腔、迷胡等传统艺术表演。其中既有富有气势、磅礴豪迈的老腔《关中古歌》,以刚直高昂的声腔体现出华阴人民的纯朴与活力;又有改编自陕北民歌的老腔《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将华阴老腔与流行音乐结合,体现出华阴人民的学习与创造精神;还有迷胡《十二把镰刀》等等,以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唱法体现了华阴人民的勤劳刻苦的精神。同学们不仅被非遗艺术的魅力所感染,也被华阴劳动人民的精神所感召,王彬楠同学分享道:“迷胡表演洋溢着陕西的热情,也代表着这里淳朴憨厚热情豪爽的民风。”
实践团师生与华阴老腔、迷胡戏剧的表演者合影
在当晚召开每日评议会上,同学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见闻进行了分享,对华山旅游发展、华阴文化资源、乡村振兴途径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树义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回应点评,他指出,大家应该通过调研,看到华阴前后变化,了解基层建设状况。
7月11日早上,实践团前往华山游客中心的博物馆进行更全面深入的调研学习。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师生对华山的安保体系、预约制度、防疫措施、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了更多了解,还对与华山相关的故事、人物有了更多认知。
上午十一点,实践团来到陕西道教学院参访考察。期间,同学们对新时代下以“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较高道教学识和品德修养,联系信教群众、有志为道教事业服务的中、高级的青年道教人才”为办学目标的道教学院有了全新的认知。“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变。”学校负责人简单一番话蕴含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进步的大智慧,同学们认识到,国家的发展脉络正因这一处处微小的变革有了活力和生机,蓬勃向前。
实践团师生在陕西道教学院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本次思政实践课程让同学们于城镇乡野中感受国家发展、在山水巷陌间触摸国家脉搏,通过对华阴的调研,深入了对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认知了解,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决心承传弘扬爱国奋斗精神,高唱新时代奋斗者之歌,争做伟大复兴时代新人!